無聊
叔本華認為人生永遠在需要和滿足的輪軸上旋轉,我們會因為需要得到滿足而感到滿意嗎?唉!只有短暫的滿意,幾乎立刻就開始覺得無聊,於是再次產生行動,以逃避可怕的無聊感。
幾乎每個人一生的命運就是工作、憂慮、勞苦、煩惱。但如果所有欲望一升起就立刻被實現的話,人會如何度過人生、運用時間呢?如果人類住在烏托邦,每一件事都會自動完成,天上飛的是已烤好的鳥,每一個人都立刻找到意中人,彼此相處也毫無問題,這些人就會死於無聊或乾脆上吊自殺,否則他們就會互相爭吵、打架、謀殺,造成更大的痛苦。無聊為什麼這麼可怕呢?我們為什麼會急著排遣無聊?因為這是一種沒有瑣事可以分心的狀態,很快就會顯露潛在而令人討厭的存在真相:我們的渺小、無意義的存在、注定漸漸走向衰弱和死亡。
所以,人生除了缺乏、滿足、無聊、再度缺乏這種無止盡的循環之外,還有什麼呢?是否所有生命形式都是如此呢?叔本華說人類的情形最糟,因為智力越高,痛苦也越強烈。
所以沒有人快樂過嗎?沒有人有辦法快樂嗎?亞瑟認為沒有。
首先,人根本不曾快樂,只是把一生耗費在追逐某種他以為可以使他快樂的東西;他很少達到目標,當達到目標時,也只會失望:他的結局通常是毀滅,就像失事的船,進入港口時已失去桅杆和船具。不論他曾快樂或不幸,結果都是一樣的,因為他的人生只不過是稍縱即逝的當下片刻;這個片刻已結束了。必然走上不幸下坡的人生不但殘酷,而且全然變化無常。
《叔本華的眼淚》,歐文.亞隆 (Irvin D. Yalom)/著,易之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