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30 April 2009

在勸導自己



I'm a first timer
Wishing i was someone else
When i see you by yourself
In a corridor, where you find yourself now blocked
By the doors you locked

You won't do what the doctor ordered,
You won't see someone else
Come on back to me, my bright tomorrow

And you say you feel hollow
And you know it's cause you are
Well at least so far

I think of you with hesitiation
I think of you too hard
Come on back to me,
But don't make me sorry

I'm a first timer
Wishing i had been someone else
Seeing you by yourself
Seeing you by yourself

每次聽到這首歌,
像是在告訴自己:
要走出來,不能再回去了。

Sunday, 26 April 2009

弄不清自己和人與事

我對很多事情的感覺還是不能好好掌握。

譬如感情的事。

是真的喜歡,還是因為寂寞?

喜歡別人的感覺,其實應是怎樣?
會是一種深切得令人變得悲哀的感覺,
或是如現在這樣就已算是喜歡?

還有那像是刻意般的疏離,
是我想太多,或真是已然被討厭?

種種各樣,
令我覺得好像站在充斥著濃霧的迷宮之中,
連分隔空間的牆也看不到。

我想我在很久以前,已喪失弄清這些東西的能力。

Tuesday, 21 April 2009

我們彼此連結

《補遺論文集》採用全新的語氣,雖然一直強調人生在世可悲而不幸的痛苦,但增加了連結的層面:透過每一個人共同的痛苦,我們得以彼此連結。在一段著名的話中,偉大的厭世者對他的兩足同類展現較溫柔寬容的看法:

人與人之間最適當的稱呼不是某某先生……應該是與我一同受苦的人。不論這種稱呼聽起來多麼奇怪,卻是根據事實把別人放在最正確的位置,並提醒我們最必要的事就是寬容、耐心、饒恕,並愛我們的鄰人,這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做的事,也是每一個人要為別人做的事。
他接下來補充了幾句話,足以做為當代心理治療教科書的引言:
我們應該寬厚地對待每一個人的愚蠢、缺點和惡行,牢牢記住我們所擁有的也只有自己的愚蠢、缺點和惡行。因為它們只是人類必然的缺點,我們自己也是人,所以內心深處也都埋藏了完全相同的缺點。我們不應該只因為別人在此刻與我們不同,就對他們的惡行感到憤慨。
《叔本華的眼淚》,歐文.亞隆 (Irvin D. Yalom)/著,易之新/譯

Thursday, 16 April 2009

無聊

叔本華認為人生永遠在需要和滿足的輪軸上旋轉,我們會因為需要得到滿足而感到滿意嗎?唉!只有短暫的滿意,幾乎立刻就開始覺得無聊,於是再次產生行動,以逃避可怕的無聊感。

幾乎每個人一生的命運就是工作、憂慮、勞苦、煩惱。但如果所有欲望一升起就立刻被實現的話,人會如何度過人生、運用時間呢?如果人類住在烏托邦,每一件事都會自動完成,天上飛的是已烤好的鳥,每一個人都立刻找到意中人,彼此相處也毫無問題,這些人就會死於無聊或乾脆上吊自殺,否則他們就會互相爭吵、打架、謀殺,造成更大的痛苦。
無聊為什麼這麼可怕呢?我們為什麼會急著排遣無聊?因為這是一種沒有瑣事可以分心的狀態,很快就會顯露潛在而令人討厭的存在真相:我們的渺小、無意義的存在、注定漸漸走向衰弱和死亡。

所以,人生除了缺乏、滿足、無聊、再度缺乏這種無止盡的循環之外,還有什麼呢?是否所有生命形式都是如此呢?叔本華說人類的情形最糟,因為智力越高,痛苦也越強烈。

所以沒有人快樂過嗎?沒有人有辦法快樂嗎?亞瑟認為沒有。
首先,人根本不曾快樂,只是把一生耗費在追逐某種他以為可以使他快樂的東西;他很少達到目標,當達到目標時,也只會失望:他的結局通常是毀滅,就像失事的船,進入港口時已失去桅杆和船具。不論他曾快樂或不幸,結果都是一樣的,因為他的人生只不過是稍縱即逝的當下片刻;這個片刻已結束了。
必然走上不幸下坡的人生不但殘酷,而且全然變化無常。

《叔本華的眼淚》,歐文.亞隆 (Irvin D. Yalom)/著,易之新/譯

遺棄

突然這樣,接著那樣,
便覺得自己被遺棄在世界盡頭的角落。

是否還有比這更孤寂的感覺?

Wednesday, 15 April 2009

消失

她的一部份還留在那部計程車的後座,和那位穿著晚禮服的年輕演員一起正要去赴某個地方的宴會似的,那種感覺就像剛從一艘搖晃的船上下來,站在堅硬的地表時所感覺到的那種殘存感一樣。肉體在搖,世界是靜止的。

經過一段想不起有多久的時間之後,她身體裡面那種搖晃停止時,她心中的某種東西已經永遠消失了。她可以清楚地感覺到,某種東西結束了。

「他對我說的最後那句話還清清楚楚地烙在我的耳裡。『卡洛塔克西吉--旅途愉快』。」說著她兩手合放在膝上,「你不覺得這句話很棒嗎?每次想起這句話,我就會這樣想,我的人生雖然已經失去了大部份,不過那只是一部份結束了,以後應該還有什麼會從那裡獲得的。

……

「這件事情有個教訓。」她最後說:「這只有靠自己的體驗才能學到的貴重教訓,那就是,人沒辦法消除任何東西--只能等它自己消失。

她的話到此結束。

《迴轉木馬的終端--計程車上的男人》,村上春樹/著,賴明珠/譯

Tuesday, 14 April 2009

罅隙



親愛的人 妳仿似花樽裝滿我的忠誠
親愛的人 妳只會擔當高貴角色
可有可能我終有一天悉破妳的表情
期待至今親愛的人我知妳心中必有罅隙
讓我敞開漂入漫遊攜著妳的手
但妳始終鎖著眉頭容或這刻不是時候
仍舊期待以後

當不惜交出一切去明白妳 將雙方之間差距變為極微
當裝飾統統撕去 猝然望見罅隙
當中的風光吸引我潛入妳 將雙方之間拉鋸變為嫵媚
當張開中的新世界藏著了我跟妳

親愛的人 妳仿似雕刻比我更加晶瑩
親愛的人 妳只會哼出精緻嘆息
可有可能我終有一天支配妳的心情
期待至今親愛的人我知妳心中必有罅隙
讓我敞開漂入漫遊攜著妳的手
但妳始終鎖著眉頭容或這刻不是時候
仍舊期待以後

當不惜交出一切去明白妳 將雙方之間差距變為極微
當裝飾統統撕去 猝然望見罅隙
當中的風光吸引我潛入妳 將雙方之間拉鋸變為嫵媚
當張開中的新世界融合妳我的

於光天陰天都要妳承認我 將沙礫荊棘都要變為薔薇
當終於深深一吻 猝然望見罅隙
當中的風光吸引我潛入妳 將雙方之間拉鋸變為嫵媚
當張開中的新世界藏著了我跟妳

不信不能 我终有一天支配妳的心情
親愛的人我知妳心中必有罅隙

Saturday, 11 April 2009

寫下,免得又再忘記。

傷心和悲哀都只放進文字中,而不掛在臉上。

不要從寂寞中尋找愛情。

不要把自己寄託在別人之上。

任何人與事總有離散的一天。

過去和未來都只是幻想,只有當下是觸摸到的真實。

Tuesday, 7 April 2009

時光機

坐在小巴上,
一面聽著收音機中,那討論愛情觀的清談節目,
一面看著車窗外如走馬燈般掠過的夜景,
令我覺得好像置身於小叮噹的時光隧道之中。

跟小叮噹坐在時光機上的我,
看著這幾個月來零零落落的片段,以很快的速度在身旁擦過。
這一切一切,
都像是不曾發生過的夢境般,
由虛構的情節構成。

所有零碎的影像反覆重疊,
把全部的情感攪拌在一起。
形成黏稠稠的糊狀物,
覆蓋著我全身,
像是保護著我不被外物所擾,
又似在把我吞噬。

然後,
忽然之間,
被情感黏至差點窒息的我,
不再期盼及奢望,
甚至開始有點了解,
現在這一刻我所願的是甚麼。

Friday, 3 April 2009

害怕

這幾天,好幾回,
都被孤寂侵擾,
伴隨著令我害怕的感覺。

在害怕甚麼?
那種孤獨?那挫敗感?
害怕失去?害怕一切已然發生的事?

還是,害怕把自己欺騙的自己?

想到這裡,便淌淚,
拭乾後,
還是害怕。

Wednesday, 1 April 2009

凝望.有心人

我回頭凝住那一秒在細看,
想從妳眼中看出端倪。
妳只是對我微笑,
表情平和得令我心寒。

下一秒妳已走在我的前方,
回頭把我反映在妳眼上。
我也只好回應著平和的微笑,
不敢再去多猜想。

我想,從今以後,
我會一直逃避妳的目光。


有心人 - 張國榮

寂寞也揮發著餘香 原來情動正是這樣
曾忘掉這種遐想 這麼超乎我想像

但願我可以沒成長 完全憑直覺覓對象
模糊地迷戀你一場 就當風雨下潮漲

如果真的太好 如錯看了都好
不想證實有沒有過傾慕
是無力 但有心
像謎 像戲 誰又會 似我演得更好

從眉梢中感覺到 從眼角看不到
彷彿已是最直接的裸露
是無力 但有心
暗來 明往
誰說 這算是情愫

但願我可以沒成長 完全憑直覺覓對象
模糊地迷戀你一場 就當風雨下潮漲

如果真的太好 如錯看了都好
不想證實有沒有過傾慕
是無力 或有心
像謎 像戲 誰又會 似我演得更好

從眉梢中感覺到 從眼角看不到
彷彿已是最直接的裸露
是無力 但有心
暗來 明往 誰說 這算是情愫

從眉梢中感覺到 從眼角看不到
彷彿已是最直接的裸露
是無力 或有心
像謎 像戲
誰說 這算是情愫

不會失去

未曾擁有,便不會失去。

無需要太多。

可能本質上是逃避的借口,
但我確是如此的相信。

我錯了嗎?

 
Clicky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