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氏」(Anonymous one)
海德格指出:人的世界是一個與他人共有的世界,換言之,人的世界是一個交共區。交共性是人的存有的基本特徵之一。無論人在孤獨的經驗中,或在與他人在一起 的經驗中,都有交共性存在。與他人在一起時有交共性存在,這種說法我們會覺得很明白。但我們也許會問﹕為什麼說人在孤獨的經驗中也有交共性存在呢?依海德 格,孤獨性的本身,其實就是「與他人在一起」(Being-with) 的一種不足的模式。人只能在他將孤獨性作為一離「交共關係的被剝奪」來看待時,才眞能夠經驗到孤獨。因此,海德格認為:人的存有具有一種無可消去的交共 性。無論在社會之中抑或在孤獨之中,人都是一種交共的存在者。
但事實上,大部分人卻都是在一種不真實 (inauthentic) 的交共模式中存在的。這種模式就是「無名氏」(Anonymous one) 的模式。
人在無名氏的模式中存在,就是在不眞實的交共模式中將自己和他人都轉變成為對象,而人的獨一性亦由是而被剝奪了。這樣的「無名氏」,並沒有真正的個性。他 只能夠在機械的習慣、既成的習俗、日常生活的約定等等範圍內活動。這種情形,海德格名之為「存在之日常性」(everydayness of existence) 。
「無名氏」的存在的另一種性質,是「平均性」(averageness of leveling) 。在這個情況中,人再沒有特出,也沒有創造,一切都被扯得平平板板,中規中矩的。
此外,海德格指出:還有一種性質也屬於「無名氏」所有,那就是「群眾性」(publicity) 。「無名氏」將自己公諸群眾,以群眾的意見為意見,以群眾的標準為標準,以群眾的要求為要求,他只求適合群眾,他喪失了自己,他沒有個性,他只是「人」這 個類中的一份子,一個無足輕重、多一個少一個也沒有關係的分子,他再也沒有對自己個人的存在負責的決定;群眾怎樣做,他就怎樣做,群眾怎樣想,他就怎樣 想,甚至連群眾怎樣感受,他也怎樣感受。
《存在主義概論》- 李天命,p.81 -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