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死
「如果人類是永遠不死的存在的話,永遠一直不會消失,也不會變老,這個世界可以一直永遠活力充沛的話,人類還會像我們現在這樣,拚命想東想西嗎?也就是說,我們或多或少想了很多事情吧。哲學啦、心理學啦、倫理學啦。或者宗教、文學。這些種類複雜麻煩的思考和觀念之類的東西,如果沒有死的存在,或許就不會生在這個地球上了對嗎?也就是說--」
……
「也就是說--我這樣想,正因為知道自己總有一天會死掉,人才不得不認真地去想自己是在這裡這麼活著的意義吧。不是嗎?如果能夠永遠那麼同樣順利地活著的話,誰還會去認真思考生的事呢?有什麼必要呢?假定就算有必要認真去思考,也會變成『還有時間,以後再想就行了。』吧。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我們不得不現在,在這裡在這個瞬間思考噢。說不定明天下午我就會被卡車輾死了也不一定。三天後的早晨說不定發條鳥先生就已經在井底餓死了也不一定。對不對?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噢。所以我們為了進化,無論如何所謂死這東西都有必要。我這樣想。死這東西的存在越是既鮮明又巨大,我們越是會瘋狂地去思考死。」
《發條鳥年代記--第二部:預言鳥篇》,村上春樹 著,賴明珠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