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弱
"I wish I could be someone else! ... But there is no hope here. I am who I am. How could I detach myself from myself? And yet I've had enough of myself!"
- Friedrich Nietzsche, On the Genealogy of Morals, III 14
我漸漸發覺,
我只是尼采口中那種軟弱的人。
"I wish I could be someone else! ... But there is no hope here. I am who I am. How could I detach myself from myself? And yet I've had enough of myself!"
- Friedrich Nietzsche, On the Genealogy of Morals, III 14
我漸漸發覺,
我只是尼采口中那種軟弱的人。
這個世界,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吞噬。
人生存的目的,就是要令別人擁有跟自己一樣的思想。
透過宗教、藝術、政治、經濟等等的各種渠道,
運用一些高明或拙劣的手段,
把別人的思想改變成跟自己一樣。
另一方面,我們亦非常抗拒別人要改變自己的思想。
因為我們的目的跟其他人一樣 -- 把別人吞噬。
世界就是如此形成,如此運作。
在這種永無止境的思想鬪爭中,
人,確認了自己的存在。
人看自己的就可以理解甚至讚賞。
但如果是別人的,即使和自己的一樣,他也常常覺得厭惡。
我們仔細察看自己的傷口,却不理睬別人的傷口。
當我們學會了客觀性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覺得自己的也和別人的一樣可惡。
所以 -- 怎樣呢?可能有兩種所以:
要麼是,所以應當拋棄客觀性;
要麼是,所以應當學會像察看自己的一樣察看別人的,不懼怕別人的傷口和別人的醜陋。
《以頭撞牆‧舍斯托夫無根基生活集》,舍斯托夫 (Lev Shestov) 著,P.115
我真想變成另一個人。
我想,這樣也許會填補了自己缺少的部份。
不久之前做了一個奇怪的夢 –
夢中發現自己的腿斷開了,是小腿,膝蓋以下。
可能因為是夢吧!一點痛楚的感覺都沒有。
我沒有驚慌地叫,也沒有求救之類的。
呆坐在地上片刻後,我伸手去拿起自己的斷肢。
那小腿輕得好像一點重量都沒有,
肉的地方看上去像海綿 – 滲透了血的海綿。
我還故意把那條質地像海綿的腿,放在鼻子旁邊嗅了一下,
確認著滲透海綿小腿裏真的是血。
血腥的氣味刺激我的大腦,令我異常亢奮。
那一隻是我的右腳。
我記下這種荒誕而又變態的事幹甚麼呢?
我總覺得,這個詭異的夢,或多或少,
跟自己缺少的部份有關。